左云县讯(张嘉帆 报道)夜幕降临,左云县鹊儿山镇石墙框村委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一台笔记本、一块电子屏、两个简易音箱,“农民夜校”在这里准时开课,30余名学员,正聚精会神地观看抗战电影《血战许昌》。这里,是深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的“农民夜校”。
近年来,鹊儿山镇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开办“农民夜校”,以日常教学和集中专业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定期开展“三农”政策宣传、专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学习。以政策宣传促提升、技能培训促就业、建言献策促发展,真正让“农民夜校”成为村民的充电站、干群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全镇已有8个村的“农民夜校”授牌揭牌,并全面开班授课,受益人数达1700人次。
丰富教学内容,打造高效生动课堂。为增强培训吸引力和实用性,鹊儿山镇“农民夜校”以“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为办学宗旨,通过“现场教学+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教学,补齐群众的知识、技能短板,让群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目前,鹊儿山镇农民夜校已开展消防安全、农业技术、劳动者维权等专题培训96场。
整合人才资源,选优配强师资力量。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将致富能手、老书记和“土专家”等纳入“农民夜校”智库,同时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聘请医务人员、法律顾问、模范人物、农技专家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担任特邀授课员,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社、养殖场,接触式传授与交流技术,现场蹲点与手把手指导,真正打通服务技术的“最后一米”。
主动延伸触角,搭建干群沟通桥梁。在抓实群众政策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发挥群策群议优势,将“农民夜校”打造成群众议事厅,在课前课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畅所欲言,谈问题、谈困难、谈建议,干部虚心听取,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有力激发共治共管的主观能动性。
下一步,鹊儿山镇将进一步将农民夜校组织好、落实好、坚持好,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各村工作大学生等多方力量,为群众获得知识、增收致富搭好平台,让农民夜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加油站”。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