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时间:2023/4/10 13:10:25 来源:又见丝路网

新疆和硕讯(通讯:乌兰)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苏哈特乡党委始终把“五个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作为衡量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高位谋划推进,科学规划布局,通过创建“五好”党支部,助推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巩固平安乡村建设,依法治理成效好。一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畅通诉求解决通道,完善统一受理、归口管理、分流交办,跟踪回访的工作流程,确保群众反映事事有回应、渐渐有落实。二是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导,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服务精准的网络体系。三是充分发挥村干部、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调节纠纷调解员,实行“一村一法官”制度,设立矛盾调解室,做到人员、制度、保障到位;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食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

提升服务水平,凝聚人心有实效。一是全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民生实事落实力度,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二是以阵地服务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以完善功能为关键,发挥作用为根本,按照“服务功能最大化、办公功能最小化”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打造“石榴籽服务站”。三是通过积分制,激发乡村治理动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开发“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微信小程序,充分调动全乡党员、干部、农牧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维护稳定、乡村振兴、农业生产等各项工作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增强。

深化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加强农村文化引领,文明创建劲头足。一是利用“中心课堂”、农牧民夜校,加强国家语言文字培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二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科普馆为载体,组织“草根宣讲员”、“石榴籽”文艺小分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各类乡村文化体育活动。三是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对标对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加强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切实推动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深化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壮大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推动发展见实招。一是充分发挥蔬菜产业优势,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搭台、农户示范响应,组建党建先锋宣传技术服务队,宣传蔬菜种植、复播知识和技术,鼓励蔬菜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复播蔬菜,实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注重从本村优秀农牧民中培养选拔进入“两委”队伍,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向使用,锻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村干部队伍。常态化开展“三学三亮三比”活动,发挥农牧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深化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五强五提升”,战斗堡垒建的强。一是按照村“两委”正职1:2的比例储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培养人,动态储备乡、村两级后备力量,高标准发展党员,常态化开展“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述询评大会”、“访惠聚”推进会、“擂台比武”等活动激发各党支部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内生动力。二是深入推进“党建+”模式。结合网格化服务,建立组(队)党小组,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坚持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搭台、农户示范响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三个中心”组织架构,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统筹整合各类,形成精干协同高效的运行组织架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级治理格局。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