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玄庙镇:做好文明实践“加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时间:2023/4/11 12:57:47 来源:又见丝路网

安徽玄庙镇讯(通讯:任璐)近年来,砀山县玄庙镇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基层治理工作,结合各实践阵地资源特点和优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深层次激发志愿服务力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砀山县玄庙镇:做好文明实践“加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文明实践+服务载体”,构建特色“新阵地”。玄庙镇紧紧围绕“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活动”要求,将文明实践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以阵地资源为依托、以志愿队伍为基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通过打造优质文化阵地,深挖四史宣讲等优秀阵地资源,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建设”服务功效,形成“深挖资源、整体推进、全面覆盖”工作思路。截至目前,玄庙镇18个村(社区)均已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配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室、科普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活动阵地。壮大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及时吸纳本地党员志愿者、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等常态“入伍”,推动志愿服务协同高效;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回馈机制,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砀山县玄庙镇:做好文明实践“加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传播时代“好声音”。玄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理论宣讲作用,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总目标,整合各方资源,构筑精神堡垒,着力打造理论宣讲阵地、培育一批理论宣讲队伍,创新理论宣讲方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没有发言席,更无讲话稿,大家围坐一圈,气氛十分热烈”,针对村留守群体较多等特点,玄庙镇以组织召开“板凳会”“庭院会”的形式进行政策宣讲,消除政策盲点,解决群众诉求,一起算算惠民“账”,同时,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聊聊天、唠唠嗑”中,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树立致富先进榜样。玄庙镇“板凳会”“庭院会”成为聚民意、集民智、群众唱主角、集体办实事的大平台,有效架起了干群“连心桥”,通过“板凳会”开展了“感恩教育”、好人评议等工作,群众摆脱了“等靠要”思想,涌现了大批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

“文明实践+为民服务”,点亮群众“新生活”。玄庙镇坚持树立“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切实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当中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关爱孤寡老人、人居环境提升、政策宣讲、文化文艺等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立“爱心助餐”等志愿服务品牌,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慰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宣传村规民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村民们的“幸福驿站”和“精神家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下一步,玄庙镇将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引领作用,精准对接群众服务需求,实现群众愿参与、能参与、乐参与的新局面,同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开展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文明实践+”模式,激活志愿服务力量,让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