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讯(通讯:刘大伟 余新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唐河县民政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盯" 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 " 为核心任务,探索创新 " 党建 + 民政 " 工作机制,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确保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旗帜就高高飘扬在哪里,激发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推动民政风貌和工作质效双向提升,为唐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个结合”助推党建工作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
一、党建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
1、养老服务事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先后投资6700万元建成了占地50亩、建筑面积1.6万㎡、各类床位312张的高档次县养老中心,已入住276人;投资1600万元分别在3个街道办事处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总床位290个,已入住216人;投资2300万元建成2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总床位1269个,已入住918人;县康复优抚医院、康宁精神病院新增护理型床位206张,已入住187人;通过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办法,以志愿者服务协会为抓手,为辖区60周岁以上有生活照护需求的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康复辅助、精神慰藉、法律维权和短期托养等全面服务,每年提供服务1.27万次,推动全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投资400万元建设覆盖所有社区的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已建成,完善安装呼叫应答、服务监控、紧急呼叫等功能。通过政府购买、设置公益岗等方式,首批先面向低保、失能、重残等群体,提供上门服务、机构托养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康复医养服务等。全面推进我县养老服务业再上新台阶。养老工作2021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2、殡葬改革工作加速推进。
在全县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殡改工作强力推进。一是实施惠民殡葬,累计为丧户家属减免丧葬费用175万元,火化率位居全市前列,县殡仪馆累计投资2000万元进行了改扩建,服务设施与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县级公益性公墓1080亩,一期规划409亩,拟投资1.3亿元,一期首批169亩工程已近竣工,17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已建成并达到安葬条件。三是全县525个村(居)委均已成立红白理事会,在劝导火化和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四是严格殡葬执法,殡葬执法队深入县乡村,大力宣传殡改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殡葬违规现象予以整顿处置,有力地促进全县殡葬改革深入推进。
二、党建与局机关规范管理相结合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强力推进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充分激发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建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实干部队伍建设,以每周例会为载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三亮三比三评”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局党委聚焦党史学习教育,把“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和“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有效结合,精心组织、学用转化、注重实效,亮出了队伍形象,比出了工作热情,评出了前进动力,切实把活动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全面推行“一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机制,严格监管各项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落实好财务制度,扎牢阳光民政的制度笼子,让“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党建与大抓干部素养提升相结合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完善各项制度,狠抓作风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对定下来的工作要抓紧实施、对部署了的工作要督促检查、对急难险重的工作要身体力行,切实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每项工作中,使基层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的新变化、新进步。
二是优化内部管理。严格落实考勤、考核制度,推动轮岗工作机制。通过轮岗能够有效增加干部的经验阅历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强化全局管控意识,提升思维层次和工作能力;通过轮岗破除干部因循守旧弊端,有效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单位凝聚力、战斗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质量。
三是优化服务。强化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扎实抓好行政审批、养老服务、儿童服务、跨区域结婚登记服务等民政公共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以良好作风赢得群众认可,切实维护“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良好形象。
办事群众为民政局窗口赠送锦旗,对窗口热情高效服务表示感谢
奋力开创党建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三个“新提升”
党建引领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新提升。坚持党建引领,持续聚焦特殊群体,统筹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群体、临时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救助服务工作,推动民生保障工作上台阶。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探索开展“坚持两化标准、落实三个聚焦、做到四个确保”的“二三四”党建融合新模式,把党的领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彰显在社会救助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中,不断提升民生兜底保障质量和救助服务水平。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把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做好精神病人救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助推“平安唐河”建设,不断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基本社会服务质量得到新提升。坚持党建引领优服务,围绕“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逝有所安”,不断推进养老服务、儿童服务、殡葬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