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讯(通讯:张百瑞)5月19日,在坐落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韩庄镇北张贾村东地的鑫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里,2栋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覆棚膜、固定保温毛毡,为大棚的投入使用做最后的收尾施工。
大棚蔬果四时新,乐坏山乡留守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乡村、富群众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汤阴县韩庄镇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帮助脱贫户、监测户等困难群体增收致富为目标,把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蓄势加力。
党建引领 绘就产业振兴“战略图”
思路决定出路,产业带动致富。近年来,韩庄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一河两岸乡村振兴示范带”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水肥条件等,以李家湾村、北张贾村、韩庄村、羑河村等产业发展优势村作为项目主体进行实施,着力构建“示范一线、辐射一片、带动全镇”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种植果蔬大棚农业为主体,以“大棚经济”为着力点,持续推动产业转型,走出一条“规模化布局、组织化引领、品牌化打造、融合化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
科技赋能 打造产业振兴“先锋队”
为了让土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优势,韩庄镇成立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建设项目工作专班,严格落实班子成员联村包项目、包村干部入村抓落实、村“两委”包户做具体的“三级干部包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带动、干部服务、资产租赁、入股分红、依托能人等多种途径,多措并举,大力开展脱贫增收项目建设,带动全镇脱贫户、监测户稳定致富。自今年4月下旬以来,该镇在汤阴县鑫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原有大棚区内,规划建设了2栋85m×14m超大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大棚采用新型覆背式棉被拱棚、优质薄膜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搭载电子传感器,助力棚内数字化精准调节温室温度和湿度,实现自动化控制生产,提高管理效率。每天可节省人工操作至少3小时,节省用水50%、肥料40%,使成本减少,果蔬产量实现翻番。
据了解,2栋日光温室大棚系韩庄镇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投资约为36万余元。大棚建成后,韩庄镇将以承租的方式租赁给汤阴县鑫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年租金按项目建设总投资额的8%收取,每年约3万元,专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持续推进减贫工作,带动全镇脱贫户、监测户持续增收。
富民为本 打造乡村振兴“金钥匙”
李家湾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立足村情实际和资源优势前提下,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惠农政策,通过引进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在发展“大棚经济”上做文章,流转李家湾村、北张贾村集中连片土地2000余亩,建立三禾农庄,发展蔬菜大棚47栋。周边村近百名留守妇女、脱贫户、监测户常年在三禾农庄务工,实现了年生产无公害蔬菜2000余吨,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使流转土地的村民真正实现了“交地不离地、收入有保障”,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建设初步形成。
2021年以来,韩庄镇投资110万元,先后分两期在三禾农庄建设了6栋85m×14m的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承租给了三禾农庄种植草莓、薄皮彩虹西瓜等特色果蔬,安排脱贫户、监测户优先务工,让无劳力脱贫户、监测户每年享受资产收益,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使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几架钢棚落地轻,时蔬抢眼各丰盈。接下来,韩庄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致力采用“果蔬大棚+生态采摘园”等新业态新模式,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种植瓜果蔬菜类经济作物,用足用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为大棚经济“棚”勃发展注入不竭动能,使之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