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讯(通讯:赵昂)为落实省、市食品销售领域主体责任“四化”建设工作要求,内乡县市场监管局立足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找差距、补短板、学先进”,精心谋事、用心干事,率先在食品销售领域“信息公示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化、风险防控清单化、宣传培训常态化”抓落实、促成效、争一流;通过“六重六提升”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夯实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基础,推进食品销售单位“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工作机制。
重组织领导,提升“四化”建设思想认识
一是召开局党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党组书记、局长于飞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四化”工作领导,组建了工作专班,强化实战指导,狠抓工作进度;二是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方法步骤,细化工作内容,制定责任清单,亮化时间节点。三是召开中层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夯实工作责任。全面贯彻省、市“四化”建设会议精神,让同志们弄明白“四化”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何做、做到哪种程度”,给大家理思路、教方法、定目标,并通过“岗位职责、监管责任”等问题的分析,定机制、压担子、明责任,激发内生动力,从而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晚干不如早干,慢干不如快干”,“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作为”的思路上来。
重宣传培训,提升“四化”建设工作方向
一是重宣传。通过“公众号、微内乡、微信群、电子屏、宣传单”等平台发布“四化”建设宣传内容。二是重培训。组织召开各乡镇市场监管所所长、食品专干及全县大中型食品销售企业、农贸市场、网络平台、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参加的“四化”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提升思想认识;对全县集中配送单位、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负责人、食品安全员,开展集中培训,现场发放指导手册。培训重点围绕:组织管理架构设置、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配备,工作职责,管理制度体系的规范,“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总结”制度的落实等内容展开解读。三是重考核。加快流通环节“豫食考核APP”和“特食界”的推广应用。推动市场主体开展自我培训、自我考核,提增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和管理水平,其中“豫食考核APP”注册,目前暂居全市第一。
重样板打造,提升“四化”建设工作标准
内乡县共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000多家,其中,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近3400家。面临着食品销售点多面广线长,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为使“四化”建设尽快落地实施,内乡从点位打造、示范带动入手,在各乡镇选取1至2个样本单位先行先试,利用三个月的时间打造样板点位。针对聚爱食材销售公司B级主体,作为全县100多所学校11万学生食材集中供应商,是县局专班亲自打造的第一个高标准标杆企业。通过“‘四化’建设+数字赋能+智慧监管”,引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公开管理方式。推进企业落实采购信息、主体责任、检测结果、销售价格“四个”公开。二是成立服务队,开展驻场式监管。三是建立风险清单。指导督促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化。四是健全管理体系。明确“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职责分工,指导企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总结”四件事,记好“《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报告》”四本账。五是强化快检监督。把快检箱搬进企业,对企业自测的食材快检结果进行抽样复核监督,确保食材“0”问题供应。六是数字赋能,推进食材全流程可追溯。引导企业依托牧原集团旗下的聚爱优选平台,建立“观麦”数字化智慧云管理系统,在品控团队建立、食材采购查验、检验检测、挑拣分装、仓储管理、冷链配送等方面,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建立完整的“一物一码”追溯体系,通过赋码供应,实现扫码可追溯。“四化”建设的运行,发现并清退问题食材170余批次,食材合格率由85%提升至100%,公司累计完成安全配送2000余车次。至目前,全县已经打造的样板点位接近20个。
重创新谋划,提升“四化”建设管理体制
一是改革综合执法大队管理体制。重点解决基层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分设9个中队,对全县16个乡镇划分8大战区,除了大案中队外,其他8个中队分别分包8个战区,明确作战路线和时间节点。二是建立“局所联动、责任包保”工作机制。县局班子成员和机关股室队联系基层乡镇,建立工作台账,任务分解到周,责任落实到人;县局监察组进行全方位跟进督导工作实效,做好问题反馈。三是把“四化”建设纳入乡镇大抓积分管理。与落实“两个责任”工作一体推进、一并考核,通过市场监管、属地政府的双重管理,叠加推进,推动“四化”建设全面铺开。
重观摩提升,抓“四化”建设互相促进
一是现场观摩。南阳市食品销售领域“四化”建设观摩交流座谈会在内乡县召开,与会人员先后深入到内乡万洋农博城(在建的豫西南农副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恒盛购物广场、方山路蔬菜批发市场、华美超市、聚爱食材有限公司 、牧原肉食品城进行现场观摩与调研,直观地了解内乡县小经营店、大中型商超、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不同食品销售单位的“四化”建设样板示范打造情况,通过参观、探讨、学习,既亮成绩、又比差距、更促提升,为全市“四化”建设提供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座谈交流。西峡、方城、宛城、内乡四个县区食品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就各自“四化”建设工作亮点和宝贵经验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部分基层所长就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同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市局领导赵天林同志对内乡、西峡、方城、宛城四个示范县区在开展食品销售领域“四化”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全市“四化”建设工作存在有问题,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三项要求,通过座谈交流,使食品销售领域“四化”建设工作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重大,也为下步落实“四化”建设活动“一年打基础、两年全覆盖”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做好铺垫。
重管理措施,提升“四化”建设全面实施
一是大力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督促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按规定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总结”工作机制。二是全力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深入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十项措施”和达标评价工作,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坚决压实学校、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三是高标准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扎实开展餐饮环境卫生提升活动,提升后厨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抓好突出问题治理,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四是严风险防范消除安全隐患。树牢“把风险当隐患、把隐患当事故”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加强舆情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健全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切实做到响应及时、应对有序、处置有效;及时组织开展网络订餐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连锁餐饮企业及其门店监管,健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加强重点时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五是强奖惩措施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制定奖惩措施,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肩上有责任,干好有奖励,干错必惩罚。强化服务指导意识,实行人员分包责任制,及时查清摸透、帮助化解食品经营单位在“四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屡次整改不到位的将依法进行查处,确保“四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