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讯(通讯:张百瑞)“要自觉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红白喜事从简......”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韩庄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30余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了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
(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进行移风易俗宣传。张百瑞 摄)
近年来,汤阴县韩庄镇把治理高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引领文明风尚的重中之重,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进行集中整治,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健康新风尚。
2022年以来,韩庄镇先后印发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韩庄镇红白事操办参考标准》倡议书,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家庭成员、直系亲属抵制高价彩礼,做到婚事新办、余事不办,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
“文明乡风的培育,离不开典型的示范引领。在韩庄镇,很多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积极响应,家属主动配合,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成为倡导婚嫁新风尚的带头人。”韩庄镇宣传委员、副镇长韩笑介绍说。
(志愿者向居民发放《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张百瑞 摄)
据了解,韩庄镇突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吸纳180多名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和乡贤典型加入红白理事会,强化对婚丧嫁娶民间事务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严格按照《韩庄镇红白事操办参考标准》,积极引导制止索要高价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行为,形成“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长效机制。
(党员干部深入居民家中讲解《韩庄镇红白事操办参考标准》内容。张百瑞 摄)
2023年1月份,李家湾村村民李春明出嫁闺女时,一开始和闺女商量不要男方家一分钱彩礼。后在街坊邻居的劝说下才勉强收下3万元彩礼。然而婚礼当天,李春明便将彩礼全部返还给了男方,用于支持夫妻俩购房。“在家办了20桌酒席花费6000元左右,烟是10块钱的烟,酒是30块钱的酒,其他开支也很少,结婚总开销也就万把块钱。”说起自家的结婚账单,李春明很是欣慰。
(韩庄镇倡导厚养薄葬孝道文化,图为老人集体过端午节。张百瑞 摄)
目前,韩庄镇33个行政村和34个商住社区均修订完善了村(社区)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把拒绝高价彩礼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发挥村(社区)规民约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我们在落实村规民约的基础上,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实行红白事备案制度,设立道德‘红黑榜’,宴会当天还悬挂‘告知书’,现场进行监督检查。这两三年来,我村办理红白事有20余起,吸烟都是10元一盒的,酒每瓶不超30元,全村取消了吹唱班,光是吹唱班就为每家省钱6000元左右。”李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苗学民如是说。在备案、监督的同时,李家湾村红白理事会还与农户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240余份,发放《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彩页1200余张,形成了节俭办理红白喜事的浓厚氛围。
(韩庄镇开展“我为老人洗洗脚、晒晒被”主题实践活动。张百瑞 摄)
此外,韩庄镇还创新举措,相继组织开展了“婚嫁新风进万家”“星级文明户认领”“厚养薄葬宣传”“我为老人洗洗脚、晒晒被”“端午、重阳集体饺子宴”等主题实践活动,以轰轰烈烈的实践行动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丧葬新风,破除低俗奢华攀比的陈规陋习,引领节俭朴素新风尚。
(韩庄镇利用农民夜校宣传移风易俗知识。张百瑞 摄)
“以前每年都有很多种宴请,有办红白事的,有给老人过寿的,有考上大学办谢师宴的等等,形式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现在大家都不会大操大办了。感觉村里有了红白事理事会后,一下子轻松多了,互相之间不攀比了,人情世故也和谐了许多,早该树立这样的文明新风了。”在宣传中村民们纷纷点赞眼下的新风尚、新风气。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