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讯(通讯记者:苟立锋 张瑜)在新疆塔城流传着这样一句推介语:“我们塔城‘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人好得要命’。”
立冬时节,记者来到这座边境小城。11月的塔城,寒冬还停留在远方的群山雪线之上,色彩格外丰富耀眼,天幕好像加了蓝色滤镜,地平线则被白色雪峰环绕,城市里颜色鲜艳的房子,像童话里的城堡一样鳞次栉比。
从塔城地区塔城市出发,沿城市迎宾路驾车向西,约20分钟便可抵达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巴克图口岸是我国最早开关通商的口岸之一,悠久传承的边民互市贸易,以丝路文化商品城等为载体,不断续写、巩固中哈两国边境地区人民的友谊。
11月7日,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巴克图口岸国门矗立。记者 苟立锋 摄
“边民互市是国家给我们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群众每天有8000元的免税进口商品额度。”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存鹏告诉记者,作为一项利民惠民政策,边民互市有效提升了边境地区群众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从2019年施行至今,已有近4万人次参与边民互市,交易货值超3亿元。”
来到商品城所在的口岸区,记者的车辆刚刚停稳,一辆红色双层巴士紧随其后驶入,几十名游客下车后纷纷掏出手机打卡拍照。“据说里面有很多优质低价的国外零食,今天特地带孩子来逛一逛。”游客阿孜古丽·艾尼说。
11月7日,游客乘坐大巴抵达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记者 苟立锋 摄
跟随阿孜古丽步入丝路文化商品城,放眼四周,各类“商行”货架上,从国外进口的零食、肉制品满满当当分外诱人,不少游客在店内踱步选购。
11月8日,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已经生产下线,等待出口的风机叶片。记者 张瑜 摄
“通过边民互市,我们进口原料的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相当可观。”那特商行经理毕晓峰介绍,由于原料品质较高,哈萨克斯坦葵花籽油在国内市场颇受欢迎,而得益于政策红利,他们生产的5升装食用油,成本比同规格产品低20元左右,利润空间大幅提升。
在经营进口食品等商品的丽达商行,记者见到了哈萨克斯坦客商古丽加娜·塔乐百娃。“和中国伙伴合作20多年了,家里的房子、车都是靠做进口生意买的。”古丽加娜用手比划着说。
通过进口批发中国蔬菜水果,古丽加娜家的生活蒸蒸日上,采访时她表示:“等免签生效后,我还想去深圳旅游、学习,顺便看看能否进口中国科技产品到哈萨克斯坦。”古丽加娜说,由于两国关系越来越好,她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她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离开商品城,记者来到不远处的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从口岸入境的几辆卡车刚刚卸完货物。葵花籽精选、食用油灌装、产品包装……夕阳西斜,厂房里的各条生产线仍在有条不紊忙碌运转。
11月7日,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准备灌装食用油。记者 苟立锋 摄
“今年我们完成了4.8亿元产值,合作边民有1800余人。”公司行政总监雷兵桥告诉记者,通过参与互市,每个边民每月可增收1000元左右,也正是看到市场前景广阔,他们公司计划的二期项目目前也在加班加点赶工。“四年下来,我们享受了近千万元的各类补贴资金,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对未来发展也更有信心。”
结束采访的返程路上记者看到,虽然已经入冬,许多新建厂房依然在施工建设,不时有货车向西驶去。边境塔城的迎宾路上,灯光明亮,绵延不绝。
11月10日,中哈两国互免签证协定正式落地生效,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贸易还将迎来新的飞跃。
责编:欧文秀 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