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讯(通讯:毛世勤 李亚超 )近日,春光明媚,河南省平舆县万冢镇郭寺村道路旁的桃花在清晨的阳光里含苞待放,共同富裕加工园里早已机器轰鸣,该村群众在这农闲季节里化身为产业工人,纷纷走进厂区务工,足不出村便实现了家庭增收,其中不乏上了年纪的老人,王来运老人便是其中一位。
“年纪大了,外出打工,进不了厂,没想到能在家门口能找到工作。”王老汉年轻时有做工匠活的经验,恰巧村里引进了木制纽扣厂,技术出身的王老汉,如今成了生产线上的骨干。而这一切,得益于2022年平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盘活闲置土地开展“三园”建设。
“村里的废旧坑塘和旧厂房都属于闲置资源,有了县里的政策支持,我们也就能放开手去干。”郭寺村党支部书记鲁瑞华指着共同富裕加工园所在地介绍说,该园区为以前的老村委,长期闲置,旁边还连着一处废旧砖瓦窑,由于长期挖土烧砖,形成了一个占地40余亩的坑塘,取缔黏土实心砖瓦窑后,这里便成了一处倾倒垃圾、接纳废水的废弃地。脱贫攻坚期间,村委利用部分闲置土地建起了首座标准化厂房,并将坑塘改造成了光伏电站,建起了游园广场。2022年县委提出利用废旧坑塘和长期闲置的旧厂房开展“三园”建设,再次给村级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图为平舆县万冢镇郭寺村共同富裕加工园木糖醇棒棒糖项目)
“只要盘活这些土地,引来好项目,就能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动员会上,村两委干部热情很高,表示一定要把这件事干好、干成。”郭寺村党支部书记鲁瑞华回忆到。
村支部经过征求意见,积极对接本村在外务工“能人”,引入社会资金对窑坑进行改造。今年6月份,先后投资60万元,对坑塘进行挖地建高,平整出耕地40多亩,新建有标准化厂房3座、温室大棚4座,通过争取项目,投入资金760多万元形成了以河南飞享家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有效带动周边500多名劳动人口务工,如今,村集体经济达到了130万元。
“我们依托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发动各村党支部积极对接在外成功人士,对现有的废旧坑塘和旧厂房进行改造再利用,推动人才、资金、项目回归,有效解决了项目用地难题,为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据万冢镇党委书记张永利介绍,自闲置用地和废旧厂房排查清理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七个一”工作模式,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建立“一”本清理台账,“一”村“一”村分析,“一”个试点推进,“一”周“一”调度,以党建引领推动资本回归、土地归位、项目落地。截至目前,该镇共清查闲置土地90余亩,已建成乡村振兴产业园1个,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43个。
同时,万冢镇围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建设,利用村集体收入对全村主干道和闲散坑塘进行靓化改造,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随着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责编:欧文秀:审核:米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