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县讯(王晓花报道)地名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是历史发展的一种产物。一个看似简单的地名,却需要翻阅历史案卷和查阅相关资料才能了解其背后浓厚的文化。
地名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发展历史。如我们的家乡——正定,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196年前)改东垣县为真定县寓意“真正安定”.唐至清历为恒州,镇州,真定府,真定路,正定府治.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祯名讳,改名正定 .
地名背后的宗教文化。如正定的隆兴寺,别名大佛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到了北宋初年,改名龙兴寺.清代康熙年间,改为隆兴寺;还有临济寺,广惠寺等,都体现了古代佛教文化追求的理想,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含义。
地名背后的社会文化。如正定县城内地名也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历史含义。如以姓氏打头的地名:冯家庄,吴家庄,曹家庄等,这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标志着某一姓氏在这里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人勤勤垦垦耕耘,置地盖房,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村落;以祥瑞和希冀命名的如东平乐村,西平乐村,中平乐村等;具有庆祝意义的,如为庆祝1947年的正定县解放而命名的村,如解放街,常胜街,胜利街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
总之,一个地名不是简简单单的名字,地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内涵,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以及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