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讯(郑现礼 报道)中等个,脸部棱角分明,浓眉大眼,目光温和刚毅,显得质朴阳刚……他叫薛瑞龙,是香城镇徐桃园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此刻,在香城镇徐桃园村疫情防控监测点,他正在带领两委干部严把入村关口,用他的话说“宁可不吃不睡,也要看好徐桃园村的大门,让村民平平安安”。
他就是薛瑞龙,男,汉族,香城镇老龙湾村人,中共党员。1978年12月出生,1995年12月参军入伍,1998年退出现役。现任邹城市香城镇徐桃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服役于河北保定51032部队。
“兵支书”薛瑞龙退伍不褪色,始终牢记“我从人民中来,是人民的人,是人民的兵。”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恪尽职守不遗余力,发扬退役军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作风。
“兵支书”亲自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
二十岁那年,薛瑞龙带着大红花离开了部队,那时候,心中虽然弥漫着对铁血军营的不舍、对兄弟战友的挂怀,但更多的,是对未来人生的憧憬,对理想事业的豪情,对家乡父老的眷恋。他始终坚持着“当兵保家卫国,退役服务民生”的坚定信念,用热血和担当、忠诚和誓言、追求和爱心,为自己奏响了一段人生的强音,为社会谱写了一曲奋进的浩歌,为时代抒发了一篇感人的传奇。在他的带领下,老龙湾村先后荣获了全国乡村旅游创业之星、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邹城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
村两委会举办“美丽庭院”评选活动。
在校生“学习标兵”评选活动。
从村庄环境整治入手
20年前的老龙湾村只有100多户人家,但搞养殖的户就有30多户。臭味熏天、废水乱流,百姓是怨声载天。当时的老龙湾村负债累累,村级经济入不敷出,干部群众人心涣散,矛盾纠纷时有发生。2000年11月,经过民主推荐选举,薛瑞龙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如何凝心聚力、带领村子走向致富之路?经过村两委一班人的走访调研,薛瑞龙成竹在胸,大刀阔斧地实施了“环境整治计划”。养殖户不理解,认为断了他们的“发财路”。对那些说三道四、背后骂人的,薛瑞龙视若不闻,因为三年的部队熔炉,让他练就了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敢想、擅闯、能拼的军人品质。他挨家挨户做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所有的养殖户。村里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30多户养殖户全部搬到了统一划定的养殖区。
徐桃园村宽阔整洁的街道
整洁的田园风情
养殖户的问题解决了,但村民多年懒散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三堆满街放、蚊蝇到处飞”是村庄的最好写照。薛瑞龙下定决心要改变村庄的面貌。挖排水沟,整修村内道路,建设垃圾池,制定门前三包制,把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2003年投资10多万元建设的自来水,2008年自筹资金铺设水泥道路,建设了二层办公楼和文化广场,2014年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五化工程,同时家家户户实施了“改厨、改厕、改水”三改工程,实施了儒家文化传承基地徐辟祠堂修缮工程。如今老龙湾的村民生活在“村在林中、人在花中”的景观村庄中。
儒家文化传承基地徐辟祠堂
整洁的文化休闲广场
把产业调整作为基础点
要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发展产业。老龙湾村有种植瓜果的传统,用薛瑞龙的话说,就是“以前我们村的山楂有名,老百姓也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龙湾村有些落伍了。苹果树老了,山楂树刨了,剩下的只有那些老梨树了。怎样才能使老龙湾重返青春?怎样才能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怎样才能破解村集体收入这个难题?这些都是薛瑞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想到村北100余亩、1000余棵、树龄都在60年以上的原生态老梨园,打算从这里着手破题!经过精心管理,梨园每年的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为了能让村民享受到梨园带来的红利,村两委决定采取分红的方式,按照每股200元的标准分红给村民,现在有的农户每年可得到1万元的分红。
“兵支书”薛瑞龙。
兵支书薛瑞龙和梨园参观者亲切交谈。
“集体富了不算富,老百姓都有钱花才是真本事”。薛瑞龙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与村“两委”成员达成共识,只有进行土地流转,发展产业规模经济,才能促进全村群众致富增收。在他的带领下村集体流转土地150亩,发展优质苹果、桃等品种,按照每5亩方式承包给村民,成立了龙湾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同时,经过多方筹资,大力实施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挖了4眼大口井,打了3眼机井,地下管道铺设到地头上,让村民实现了“阀门一开地浇完”的愿望。
硕果累累的梨园景色
梨花开放
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老龙湾村周边是国家AAA级景区五宝庵山、省级湿地公园莫亭湖、绿色种植基地洪山流域大樱桃,每到春暖花开,前来生态老梨园踏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看到这些,长久以来困扰薛瑞龙的问题有了答案!薛瑞龙想到如果整合梨园、徐辟祠堂等旅游资源,走乡村旅游发展路子,未来发展前景一定很好。这样,他将这个想法跟村“两委”商议,能不能先从举办“梨花节”开始,等到梨花开放的时候,吸引市民来游玩呢?自2011年举办第一届梨花节以来,老龙湾村在乡村旅游上作文章,发展新品种梨园100余亩,精心组织了“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等活动,逐步打响“梨园人家”生态游品牌。
梨花节首发仪式。
尽情的赏梨花。
生态旅游活了,怎么才能让游客留下来?薛瑞龙认为缺吃少玩的是原因之一。于是他说服妻子在自己院里办起了第一家农家乐,自己还“研发”了“猪蹄炖笨鸡、秘制老鹅”等菜系,让游客一饱口福。在他的发动下,在梨园安装了跷跷板、滑梯等娱乐设施,村民把老手艺“蘸糖葫芦”摆到了梨园门口,地瓜、花生等农产品卖到了游客的后备箱。
如今的薛瑞龙不单单是老龙湾的村书记,还是合并后的王庙、东徐、西徐四个村的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薛瑞龙说到“我将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徐桃园村更加多彩,为村民做些实事,让村庄更加美好!”作为村民的“勤务兵”,他一刻没有“稍息”,始终行动在一心为民担当的道路上。